養生知識
有的人年紀輕輕,頸椎卻已經老了;
有的人頭還沒禿,頸椎卻已經先垮了,
正在埋頭工作、看書、玩手機、
追劇的你、我、他……頸椎還好么?
四個小動作
測測你的頸椎是否健康
頭慢慢向前傾45°,看下巴能否貼到身體
頭慢慢向后傾45°,看眼睛能否直視天花板
頭慢慢向左轉80°
再向右轉80°,看能否自如完成
這4個小動作如果你不能順利完成,或有疼痛感,說明你已經有可能被頸椎病“盯上了”,要及早預防。
什么是頸椎病
頸椎病,又稱頸椎綜合征,并不是一個單一疾病,而是一個統稱,是由于頸椎間盤突出及鄰近軟組織壓迫脊髓、神經、椎動脈而產生一系列癥狀的臨床綜合征。
哪里是頸椎
頸椎≠脖子后面的一段骨頭,頸椎,指頸椎骨。頭以下、胸椎以上,一共有7塊。
頸椎雖然在整個脊柱中體積最小,但靈活性大、活動頻率高、負重較大,它的活動范圍比脊柱中段的胸椎和下段的腰椎要大得多。
為何會得頸椎病
簡單來說,除了年齡大、老化這種不可抗拒的因素外,絕大多數的頸椎病都是因為長時間維持一個不正確的動作而引起的。
1、不良的生活習慣
長時間埋頭用電腦、玩手機,長時間躺著看書、看電視等。
2、枕頭太高、睡姿不正確
正確的睡姿是:躺在床上時,頭和脖子的角度應與立正姿勢時相差不多。仰臥最佳,右側臥也行。如果你非要側躺睡,要讓枕頭與肩同高,讓頭部與床面相平。
3、背部壓力過重
背上背的東西過重容易使肩膀下沉,拉長肩頸部肌肉,導致頸部肌肉損傷。
4、受涼、劇烈活動
5、疾病因素
外傷、先天性疾病、炎癥等因素也會引起頸椎病。
頸椎病的類型
1、頸型
是最多見和癥狀最輕的類型,青壯年人群為主,多有長時間低頭工作的經歷。癥狀包括頸部酸痛、肩部酸痛、頸部僵硬、頸部活動受限等,少數患者會出現頭暈、頭痛等癥狀。
2、神經根型
較多見的類型。是由于髓核突出,骨贅形成,頸椎不穩等因素使得單側或雙側神經根受壓,導致發病。癥狀主要為麻木、觸覺過敏、感覺減退等。
3、脊髓型
此型是臨床癥狀比較復雜早期不易被發現,常見的癥狀包括下肢無力、足底有踏棉花感、走路笨拙、束胸感等。
4、椎動脈型
此型是由于頸椎或椎間盤退行性改變或橫突孔增生狹窄,刺激壓迫椎動脈而引起的。常見表現有頭痛、頭暈、仰頭轉頸時誘發發作性眩暈、惡心、嘔吐、視物不清、耳鳴等。
5、交感型
此型主要發生于中年婦女中,此型常常會與其他類型并存。頭痛或偏頭痛、頸部麻木、張眼無力、眼瞼下垂、視力下降等為其常見表現。
6、混合型
臨床出現上述兩型或兩型以上頸椎病癥狀和體征,最常見的是頸型與神經根型合并。
頸椎病的類型
注意姿勢加強肩頸部鍛煉
背部負重及頸部受涼
- 上一個:蹲久了站起來突然眼前發黑,這是什么情況?
- 下一個:喝粥養胃?喝不好反而傷胃!